回顾2009年的SNS网站的发展路径,不难看出SNS经历了从单纯的社交关系到游戏式的互动关系,再到移动平台和视频内容的加入,以至于延伸到微博的范畴,走了一条飞快但却并不平淡的路程。很多业内人士说这其中包含着Facebook、Myspace等社交网站鼻祖的影子,并且这一年中,SNS网站之间也经历着诉讼、关停等诸多纷争。
发展:有阻碍但依旧迅猛 资深互联网专家谢文在接受比特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世界范围来说,Fackbook的盈利使得Web2.0的发展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这证明了新基础的互联网服务结构的确立。然而回望我国的SNS网站,还没有和Facebook相同的网站,只有局部的模仿或者变形模仿的网站。今年从好的方面说,开心网、人人网等这些网站的发展普及了互联网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发展瓶颈仍然很多。”谢文预计,明年的大环境将不利于这一类社交网站的成长,有些强行管理、强行介入和网站关闭的事情明年还会发生。 一份不完整的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各种类型的社交网站数量达到了数万家之多,通用的模板以及相对较低的技术门槛和运营成本使得这类网站的诞生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谓发展迅猛然。但与此同时产品的同质化也成为这类网站发展的阻碍。 51.COM总编龙振威在接受比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对于SNS网站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不仅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新浪、百度、腾讯等行业大佬的纷纷介入也对所有的SNS网站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中国的SNS经历了一轮新的洗牌,一批竞争力不强的中小型SNS网站倒下了,而有实力的公司则继续屹立在历史的舞台上,这样更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从长远来说对SNS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通往“罗马”:大路条条 脉络清晰 回顾2009年,各家大大小小的SNS网站可谓是动作频频,在通过“罗马”的各条大路上都见到了他们的身影:从单纯的社区平台到加入了游戏、视频、微博等,再到手机移动平台的加入,无不将SNS的发展引入快车道。 关注点一:官司、布局 千橡集团公关总监王毅在接受比特网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09年对千橡来说校内更名人人网具有重大意义,千橡的人人网与旗下的开心网发展各有侧重,前者注重沟通功能,后者注重娱乐功能。业内人士认为这使得千橡网旗下的两个SNS平台达到了互补,09年也是千橡集团在SNS领域展开布局的一年。 而说到“开心”一词,业内人不得不谈的就是今年千橡的Kaixin.com与开心网Kaixin001.com的官司,开心网Kaixin001.com可谓是引领SNS潮流的“元老级”网站,然而面对后来杀出的千橡的kaixin.com和腾讯的“开心农场”等同类竞争对手,着实让程炳皓犯愁。然而陈一舟面对开心网的诉讼仍然显得理直气壮,在互联网大会上公开表示,“互联网企业创新体现在实践和理论创新两个方面,千橡互动在进行实践的创新,会有一些抄袭,但不会是完全的抄袭会在实践中进行加工和创新,并且中国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需要这种创新。”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无论是官司还是改名这些表象都不重要,重要的SNS领域几家主要网站这么“折腾”实际上都体现了SNS网站未来市场的火爆,大家都想在趁SNS在中国未达到“火爆顶点”的时刻抓住第一缕曙光,淘到第一桶金。 回顾09年,在SNS领域的一些资本运作也惹人侧目。新浪注资开心网的第二轮融资,比特网记者就此采访新浪网公关部负责人,该负责人称,新浪对于新一些出现的业务,我们会判断它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合新浪的项目。无独有偶,搜狐的SNS业务白社会也在今年上线。可以预见,实力强劲的“门户”的参与市场布局,将使得SNS类网站的竞争尤为激烈。 关注点二:视频、游戏 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各SNS网站选择拓宽发展的道路。对于SNS来说,用户体验和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这意味着市场。为了拓展市场,SNS将视野投向了今年同样异常火爆的视频和游戏。 千橡集团公关总监王毅表示,“旗下人人网与激动网展开,由于视频目前已经成为受网民喜欢的互联网内容,用户通过分享视频实现了沟通和娱乐的目的。” 51.COM总编龙振威对比特网记者说,“今年我们最重要的一项策略就是实行多元化发展,在以SNS业务为核心的基础上,向游戏和IM业务拓展,并推出了大型舞蹈类网游‘51新炫舞’和IM工具‘彩虹’,形成了网络社区、互动娱乐、即时通讯三大业务体系。SNS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三块:广告、用户增值付费及游戏。同时,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地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包括电子商务方面,我们推出了51.com自己的品牌礼品购物频道为用户服务,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注点三:微博 除了视频、游戏等,09年火爆的还有微博。可以说微博与“传统意义”上的SNS关系是微妙的。业内人士分析称,微博的诞生拓展了SNS的疆土。 提到微博,09年的值得关注的便是新浪与搜狐微博的上线。一夜之间似乎所有可以接触手机和互联网的人都开始“织围脖”了。当然除了欢欣鼓舞也有负面事件,做啥网CEO牟志坚博士在接受比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SNS最大事件之一就是是部分微博先驱网站的停服。“这些事件让我们知道,我们必须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才能继续运营网站。随着多个微博网站的建立,微博逐渐走向主流”。 关注点四:移动平台 有业内人士指出“织围脖”的人之所以那么多,是因为所处的平台太便利了:手机移动平台加互联网,这几乎将人们随时随地的捆绑在一起。 人人网在接受比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人网今年12月初正式推出“人人网移动开放平台”,不仅可以提供基于浏览器的手机上网服务(m.renren.com),还将着力推广人人网的移动客户端,可以满足用户的沟通需求并带来移动体验。 有专家指出,SNS网站基于与手机厂商、移动运营商、及更多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作,或许将带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变革。 未来:曙光初现 机遇更多 竞争更多 面临着众多竞争对手在众多领域的频频的出招,每家SNS网站都找寻着自己的出路。毕竟SNS网站刚刚初露曙光,谁能抓住以下一个亮点抢占先机,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 51.COM表示基于SNS的基础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瓜分SNS这块蛋糕,SNS网站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其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了解并使用SNS,中国SNS的用户数会持续增长;此外,SNS的盈利模式会越来越清晰,将有少部分优秀的SNS网站实现盈利。“SNS领域的下一个热点,应该会在SNS垂直细分市场和手机移动领域里面出现。但要在目前众多的SNS网站中脱颖而出,就要看它的产品竞争力和团队运营能力了。” 在谈及新的赢利模式和展望2010年SNS领域热点时,做啥网CEO牟志坚对比特网记者表示,“有了用户,就会有盈利模式。2010年,微博将继续蓬勃发展,更多的用户将开始使用微博,预计基于微博的垂直应用将会应运而生” 人人网对此表示:“SNS的发展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发现和不断挖掘基础上,以人人网来讲,我们每一步的发展都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人人网一直都在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产品真正好不好需要用户说了算,相信SNS热点也源于用户的关注和使用 资深互联网专家谢文则认为,未来的SNS趋势应该是真实、开放和智能的,Facebook的模式代表了中国未来SNS发展的趋势。而从目前的现状通往Facebook的途径就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弥补现阶段的差距。无论机遇与挑战,2010年SNS领域必将迎来崭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