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水盟网

 找回密码
 加盟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水盟网 主页 新闻动态 查看内容

苹果谷歌化友为敌 九大业务重叠瓦解伙伴关系

10-1-12 17:12| 发布者: 楚君| 查看: 312| 评论: 0

谷歌和苹果越来越多项业务的重叠,注定了它们之间将有一场激战不可避免,眼下开展的收购竞赛,正是双方为拼杀而做的最后准备。

2009年12月15日,谷歌在与投资者和分析师举行的网络直播会议上称,公司第三季度的展示广告业务增长非常强劲,将会继续在网络视频和移动网络广告上投入巨资,其中包括投资谷歌于前一月收购的初创手机网络广告公司AdMob。

据悉,谷歌和苹果最近都将收购的眼光投向了相同的一些硅谷初创公司,它们携巨资在硅谷展开技术争夺大战,不约而同地把目标对准了双方直接交锋的产品领域。

两个收购计划

2009年11月,谷歌以支付股票的形式花7.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初创公司AdMob。12月,苹果也斥资8500万美元收购网络音乐公司LaLaMedia。

两家公司分别导演的收购事件完全是针锋相对。

谷歌CEO施密特在完成最新的收购行动后称,谷歌对于诸如AdMob这种规模企业的收购活动将变为常例,今后每月都可能进行一起。几乎同一时间,苹果也发表了一份声明,称该公司将不定期收购小型技术公司。

并且,在谷歌同AdMob签署收购协议之前几周,苹果也曾与后者进行谈判,希望先于谷歌将其收入囊中,而谷歌也曾认真讨论收购LaLaMedia事宜。

对于这种史上难得一见的抢购战,分析人士认为它将成为苹果和谷歌间的一种常态。

AdMob创办于2006年,是一家移动广告技术提供商,其广告模式与谷歌相似,广告主可以自助、便捷地向目标客户发布移动广告。AdMob曾获得红杉资本、惠钻投资、德丰杰成长基金等知名风投的支持。目前已拥有福特、宝洁和可口可乐等“财富500强”品牌客户。AdMob在其网站上称,发布的广告展示次数已超过1250亿次。IDC分析师卡斯顿·韦德表示,收购AdMob后,谷歌将成为美国第一大移动广告公司,其市场份额将由30%增至40%。

尽管如此,谷歌的此番收购还是令人颇感意外。来自美国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的在线广告市场规模为240亿美元,电视广告市场规模为510亿美元,报纸广告市场规模为380亿美元,而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仅为4.16亿美元。因此,有分析人士质疑:谷歌真的看到了移动广告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

彭博通讯社的分析指出,谷歌收购AdMob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获得iPhone应用商店中的数据,并以此了解人们使用iPhone应用程序的细节。目前,iPhone已经成为移动广告越来越重要的载体,而AdMob恰恰占据了iPhone嵌入式广告80%左右的份额。因此,拥有AdMob将成为谷歌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上挑战苹果的巨大竞争优势。

然而,谷歌能如此果断地迅速高价收购AdMob,却是苹果无意中促成的。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硅巷内幕”创始人亨利·布罗吉特撰文称,苹果并不想进入广告市场,但希望能够收购一家广告网络公司,在旗下应用商店的一些软件上做广告来创收,收购AdMob既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又避免了其应用商店的数据外泄给谷歌,这对苹果无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意欲抢占先机的谷歌没有过多地讨价还价便将AdMob迅速买下,也是为防止苹果竞价收购。

另一方面,数字音乐领域一直为苹果iTunes所主导,为了给iTunes添加一款基于Web的音乐服务,苹果于近期收购了LaLaMedia。然而,2009年11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谷歌展示了一款整合有音乐搜索和收听服务的ChromeOS系统,使用户无需使用iTunes即可通过PC听音乐。LaLaMedia正是其数个合作伙伴之一。只是,在对LaLaMedia的收购这一回合,苹果占了先机。

一场持久对决

谷歌与苹果瞬间的反目成仇,令业界部分人士颇感怀念两家公司曾经的蜜月期。

施密特的特殊身份曾让双方严格遵守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此外,美国遗传技术研究公司前CEO列文森,甚至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都在担任苹果董事的同时兼任谷歌的董事或高级顾问。

从2009年7月22日苹果的市值突然超过谷歌并持续一段时间开始,谷歌和苹果的微妙关系就被业界放大讨论。《商业周刊》刚刚发表评论文章称,在投资者眼中,苹果比谷歌更加耀眼,更具有科技价值。随即,《连线》就发表署名为投资专家费力克斯·萨尔蒙的分析文章,称“尽管苹果的市值超过了谷歌,但长远来看,谷歌比苹果更值得投资”。有意思的是,类似的论战在硅谷和华尔街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无论如何,苹果与谷歌的业务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重叠已是事实。目前,双方的竞争除了在移动应用平台上,还有谷歌Docs与苹果iWork,谷歌Android系统与苹果iPhoneOS系统,谷歌ChromeOS操作系统与苹果的MacOSX,以及谷歌Chrome浏览器与苹果Safari浏览器。如乔布斯所说:“谷歌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苹果的核心业务之中。”而在以往,苹果一向视微软为最大劲敌。

在iPhone之前,人们对手机的需求大都集中在打电话、发短信、拍照、收发邮件、听音乐上,于是电话本容量、像素大小、收发邮件的快慢等“硬指标”成了评价手机好坏的标准。从iPhone起,手机的音乐下载、搜索、地图、网络游戏、新闻阅读等应用和服务的“软指标”成了消费者选择手机的参考。相关分析指出,没有丰富应用的硬件设备会变得越发没有前途,如今,谁能融合好应用和硬件,谁就胜出。这也促使“软”谷歌和“硬”苹果开始打破界限,互相渗透。

据称,谷歌高管正在试用名字为NexusOne的自有品牌手机,它因无需与运营商签署合约而被认为很有希望挑战在智能手机领域极为成功的iPhone。iPhone已经拥有超过10万个应用,而谷歌Android软件商店的应用数量刚过2万,但因Android的推出仅有一年时间,业内人士预测,到2010年第二季度,Android的应用将超过5万个。这样的发展速度再配合谷歌自有品牌手机的推出,赶上苹果也并非不可能。

一贯骄傲的苹果似乎意识到了来自谷歌的威胁。2009年12月12日,苹果计划出资5000万~6000万美元收购VoIP服务商iCall公司。此举被认为预示着苹果已经盘算在被Skype和谷歌等公司抢占的网络电话市场分一杯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9年7月底被苹果全面封杀的谷歌语音。

谷歌语音是一种网络电话服务,用户只需注册一个专属的号码,再与自己正用的手机或座机号码绑定,这样无论身在何处,使用哪个电话号码,对方只需拨打这个谷歌语音号码,就可以自动转接到绑定的电话上,而用户只需支付本地通话费,极其的便宜和便利。

谷歌也许会因此成为新一代的移动和电信运营商,这不能不让苹果担心。很自然,谷歌语音被iPhone应用商店挡在门外,苹果不仅屏蔽了所有基于谷歌语音的软件,而且连官方谷歌语音程序也完全删除。不过,这似乎并没妨碍谷歌的业务拓展,它在2009年11月收购了互联网电话提供商Gizmo5。

“硅巷内幕”甚至预测,谷歌与苹果将在九大业务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二者多年的盟友关系将彻底瓦解。面对谷歌的挑战,一向自负的乔布斯只能是一一予以反击。


鸡蛋

鲜花

雷人

握手

搞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